行业与政策

当前位置:行业与政策

战略观察第四十三期

2021-07-31 15:58:29 来源: 本站原创

一、宏观经济数据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7.0%。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6.5%;环比增长0.56%。分项来看,6月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长7.5%,各行业投资复合增速普遍有所提升,主要源自于海外需求依旧有韧性,外需“退潮”逻辑尚未开始兑现。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5900亿元,同比增长12.6%,6月份环比增长0.35%;两年平均增长4.4%。分领域看,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2.4%;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2%,两年平均增长2.0%;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5.0%,两年平均增长8.2%。基建投资两年复合增速回升,结束此前连续两月下滑的趋势,但在稳定宏观杠杆率、严格管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背景下,或许基建投资回升的空间仍然有限。制造业资本开支需求未释放完毕,后续回升可能受出口订单减少、保供稳价政策实际执行力度等的影响。地产投资领先指标回升,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仍有一定韧性。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904亿元,同比增长23.0%,两年平均增长4.4%。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86亿元,同比增长12.1%,两年平均增长4.9%;环比增长0.70%,消费表现略超预期,或许受端午节及季节性因素拉动,但消费恢复节奏较慢,且离疫情前的增速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其中,汽车和地产后周期消费是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的主要拖累因素。

上半年,CPI同比上涨0.5%,一季度同比持平。其中,6月份CPI同比上涨1.1%,涨幅比5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供需两端同时走弱、生产资料价格向生活资料价格传递不顺利导致CPI走弱,央行采用降准加政策引导对中小实业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上半年,PPI同比上涨5.1%,涨幅比一季度扩大3.0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同比上涨8.8%,涨幅比5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保供稳价政策初显效果。目前大宗商品价格较5月出现回落,随着疫苗接种,生产进一步开放,之前积累的供求矛盾供需进一步释放,大宗商品价格难以进一步上涨。

6月,新增社融3.67万亿,同比多增2008亿,结束了过去连续三个月同比少增的趋势。从分项来看,6月份对实体经济发放人民币贷款2.3万亿,同比多增4131亿,是社融多增的主要贡献;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同比双双转为多增,多增额分别为16亿、25亿,境内股票融资同比录得多增419亿,未贴现承兑汇票同比少增2410亿,是主要拖累因素。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80651亿元,同比增长27.1%。其中,出口98493亿元,同比增长28.1%。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16336亿元。6月,进出口总额32916亿元,同比增长22.0%。其中,出口18122亿元,同比增长20.2%。贸易结构继续优化。预计短期内疫情扰动延续的同时全球复苏趋势不改,在即将进入高基数阶段的背景下,我国出口增长动力趋弱,但增速回落的节奏有限,未来出口在维持较高增长的过程中边际走弱的可能性更大。


二、政策动态

7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推出支持碳减排的措施。会议决定,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同时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7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措施,更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会议指出,加快发展农村寄递物流,进一步便利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是推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释放农村内需潜力的重要举措。一要促进农村电商与农村寄递物流融合发展,发展专业化农产品寄递服务和冷链仓储加工设施,促进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二要分类推进“快递进村”,加快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三要深化寄递领域“放管服”改革。鼓励发展农村快递末端服务,引导利用村内现有设施,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

7月9日至10日,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意大利主持召开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财政部部长刘昆以视频形式出席会议时表示,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但复苏分化明显,不确定性依然很高,面临下行风险。各方重申将根据需要运用所有政策工具应对疫情冲击,维护金融稳定和长期财政可持续性,防范下行风险和负面溢出效应。此外,各方同意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方面进行更密切的国际协调,推动实现向温室气体低排放、更繁荣、可持续和包容性经济公正有序过渡。


三、产业发展聚焦

7月2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北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文章,提出要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市情农情,紧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促进农民增收,扎实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文章提到,目前北京市正在推进“五个百万”工程建设,包括打造提升百万亩粮菜生产空间、发展百万亩林下经济、优化提升百万亩优质果园、确保百万头生猪出栏、协同京津冀共同建设环京百万亩农产品供应基地。下一步,在改善乡村面貌方面,全市将以乡村民宿为重点,计划五年评定星级民宿1000家,带动5800余家传统农家乐转型升级,提高乡村旅游现代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对京郊休闲度假的体验需求。

7月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工作的通知》(简称958号文)及其附件《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项目申报要求》。在项目试点区域方面,958号文强调“全国各地区符合条件的项目均可申报”,重点支持范围增加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在项目试点行业方面,958号文在586号的仓储物流、收费公路、污水垃圾处理、城镇供水电气热、数据中心、5G等新型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等7大重点聚焦行业基础上,新增了租赁住房、水利设施、旅游等基础设施领域,使公募REITs不仅限于“新老基建”的范畴。

7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希望以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为方向,推动商业零售企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验。一是着力推动门店场景数字化,鼓励应用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二是着力推动供应链智能化。推广集采集配、统仓统配、反向定制等新模式,发展柔性供应链,敏捷供应链,强化物流支撑,推动零售流通渠道的重构。三是着力推动服务精准化。推动卡券线上发放、智能推送等数字服务,推动线上线下产品同标、同质、同价。

7月15日,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至2025年将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积极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鼓励围绕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大数据中心、5G基站、充电设施、工业园区等其他终端用户,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我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开市首日成交量410.40万吨,成交额21023.01万元,成交均价51.23元/吨。开盘价48.00元/吨,最高价52.80元/吨,最低价48.00元/吨。在碳市场运行前期,碳配额下发以免费为主,将适时引入有偿配额。同时,后续还将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7月19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商务部召开的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推进会上表示,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王文涛强调,要聚焦“国际”,广泛聚集全球优质市场主体和优质商品、服务,加快培育本土品牌,努力构建融合全球消费资源的集聚地。要紧扣“消费”,高标准推进商圈建设,引领消费潮流风尚,加强市场监管服务,全力打造消费升级的新高地。要突出“中心”,不断强化集聚辐射和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全球消费者集聚和区域联动发展的中心。


参考:中银证券、南京证券等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