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政策

当前位置:行业与政策

战略观察五十四期

2022-06-30 14:24:08 来源: 本站原创

一、宏观经济数据

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环比增长5.61%。受益于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修复和对制造业企业的支持政策加力,5月份制造业增加值大幅反弹,特别是中游装备设备制造业和下游消费品制造业的增加值明显回升,带动当月工业增加值由负转正。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速继续领跑,反映国内产业结构转型稳步推进,经济结构更优。

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5964亿元,同比增长6.2%;5月份环比增长0.72%。投资稳增长作用凸显。分领域看,1-5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7%,制造业投资增长10.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0%。其中,基建投资方面,专项债提前发力,发行节奏明显快于2021年,带动基建投资增速上行;预计基建是今年稳增长核心抓手,近期专项债发行和使用还将提速,用于加快基建项目建设。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47亿元,同比下降6.7%,降幅比上月收窄4.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05%。同比降幅收窄主要是由于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和物流改善带动消费边际回暖,网上零售率先修复。但疫情影响尚未消除,居民收入短期难改善,失业率提升和居民收入下降,餐饮和非必要消费降幅仍大,对社零增速形成拖累。

5月份,CPI同比上涨2.1%,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下降0.2%。CPI变动主要受食品价格影响。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较上月不变,显示需求复苏温和,总体价格平稳增长。5月份,PPI同比上涨6.4%,涨幅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上游开采及原材料行业环比回落带动生产资料价格的回落是影响PPI环比回落的主要原因,采掘工业同比回落带动生产资料同比的回落是造成PPI同比回落的主要原因。

5月份,新增社融2.7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9亿元,社融大幅增长,经济进入修复通道。主要原因:一是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二是政府债券新增1.06万亿元,同比多增约3900亿元,两者合计贡献新增社融同比增量的93%。

1-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160374亿元,同比增长8.3%。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4500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月加快9.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9765亿元,增长15.3%,加快13.4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5029亿元。5月份出口增速大幅回升,主要是因为:国内疫情好转,社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逐步实现生产生活正常化,供应链稳定性得到恢复,物流畅通性逐步提升,同时国内稳外贸政策继续加码,助力出口增速大幅回升。

二、政策动态

6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会议指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总体思路、政策取向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主要是对政策实施提速增效。这既是及时加大力度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举措,又坚持围绕市场主体实施宏观政策,实行精准调控,提高效率,不透支未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部门迅速行动,6方面33条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制定出台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一要对政策再作全面筛查、细化实化,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新增1400多亿元留抵退税,要在7月份基本退到位。对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要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并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对接机制。二要坚持用改革举措、市场化办法解难题,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打通物流大通道和微循环、推进复工达产,要找准堵点、完善举措,强化重点企业“点对点”帮扶。对投资项目,各地各相关部门都要建立台账,通过优化审批、加强用地等保障推动尽快开工。

6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民间投资和推进一举多得项目的措施,更好扩大有效投资、带动消费和就业。会议指出,扩大有效投资,要注重启动既能补短板调结构、又能带消费扩就业的一举多得项目,调动各方积极性。会议强调,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里子”工程,投资潜力大、带动能力强,是一举多得的代表性项目。要结合已部署的城市老旧管网改造,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科学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健全收费回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引导金融机构发放长期贷款,对项目主体发行信用债给予市场化增信支持。

三、产业发展聚焦

5月27日,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将在5个城市建设3大省域经济副中心。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加快提升乐山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持续做强重要节点城市特色功能。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印发《关于推进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要支持基础性、公共性重大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加快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步伐。“十四五”期间,将聚焦冷链物流发展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支持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核心、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和两端冷链物流设施为支撑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龙头企业。《通知》提出具体方案:农发行将提供1200亿元综合授信,重点加大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冷链设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冷链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骨干冷链物流企业培育等5方面的支持力度。提升冷链物流标准化、智慧化、绿色化水平,增强精细化、多元化、品质化服务能力,引导冷链物流要素和上下游产业沿“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集聚发展,推动形成冷链物流产业走廊,更好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

6月6日,在2022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信息发布及线上平台启动会上,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邢涛透露,今年将按照“部门指导、市场主导、试点先行”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选择5个左右基础条件好、有积极性的地区试点开展活动。目前,浙江省通过申报已经获批成为第一个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的试点地区,天津、山东、四川等地也在积极申报过程中。

6月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新型储能市场定位,建立完善相关市场机制、价格机制和运行机制等。通知提出,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涉及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的储能,原则上暂不转为独立储能;鼓励配建新型储能与所属电源联合参与电力市场;加快推动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配合电网调峰;充分发挥独立储能技术优势提供辅助服务。

6月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批复指出,《方案》实施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推动城市健康宜居安全发展,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北京市平谷区举行首都物流高地重大投资项目签约仪式,11家物流行业头部企业与平谷区马坊镇、马昌营镇、夏各庄镇签署了总金额达304亿元的项目投资协议。本次签约11个项目包括农副产品、都市新零售、汽车后市场、绿色矿建材料、数智物流五大特色产业类型,涵盖医疗医药、电子电器、智能制造、数字农业等诸多领域。本次签约的企业包含京东集团、供销社集团、平安集团、普洛斯集团、易商集团、东百集团、宝湾控股等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平谷区坚持“以物流聚产业、以平台聚要素”,遵循“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链条、一个产业链条生发一个产业集群”的思路,目前有6个签约落地的产业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建设,投资23亿元;本次11家优质企业投资项目的签约落户,将加快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金融链、服务链“五链耦合”。

6月10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中心印发了《省交通运输厅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关于普通国省道建设工程推广智慧工地建设的通知》,江苏省全面开启普通国省道智慧工地建设工作,从公路施工质量、安全、绿色管理的智慧化转型升级,围绕设备管理、物料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BIM管理等内容,实现工程建设事前预控、事中管控、过程决策、事后闭环的全过程智慧管理,到2022年实现全省普通国省道建设工程中新开工项目智慧工地全覆盖,已开工项目覆盖率不低于50%,2023年实现全省普通国省道建设工程智慧工地全覆盖。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生态环境部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细则》,明确生态环境领域支撑经济平稳运行五项重点举措。其中提出,推进重大工程实施,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中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等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

近日,国资委印发《关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进行了调整优化。《通知》明确,中国宝武、国投、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和中国建材等5家企业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资监管体制,是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的重大创新。国资委不断自我革命,推进职能转变和机构调整的同时,也在改革授权经营体制,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通知》要求准确把握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功能定位,持续深化改革成果,有效发挥功能作用,加快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发展模式。下一步,国资委将指导推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稳步实施综合性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发挥更大作用。

6月20日,成都市首批《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机会清单(首批)》发布。《清单》聚焦建设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城市人民宜居宜业、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分生态、生活、生产、治理四大领域。生态领域包含生态修护、老旧小区改造;生活领域包含多个养老综合服务基地项目;生产领域包含多个产业园区、商业写字楼的建设运营项目;治理领域包含智慧停车场、智慧城市项目。其中的重点领域为生态领域及生产领域,需求类别包含:投资建设运营、企业(项目)招引、产业协作、融资等。

参考:中银研究、中信证券等公开资料